邓榕问爸爸邓小平:一生中和谁关系最亲近?邓小平说出三个人名

开元app官方入口下载版本2-1-92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开元app官方入口下载版本2-1-92 > 新闻动态 > 邓榕问爸爸邓小平:一生中和谁关系最亲近?邓小平说出三个人名
邓榕问爸爸邓小平:一生中和谁关系最亲近?邓小平说出三个人名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1980年的时候,蔡畅迎来了她的八十岁大寿。

这一天,邓小平天还没亮多久,就领着全家老小到蔡畅家为她庆祝生日。他手里捧着一大束鲜花,以此纪念他们两家人——他和夫人,还有蔡畅和李富春,这么多年深厚的友情,都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。

邓榕曾好奇地问爸爸邓小平,他这一辈子经历风风雨雨,和谁的感情最深呢?

邓小平低头想了一会儿,然后对女儿说:“我跟你周叔叔、李叔叔、聂叔叔的关系最铁。”

邓小平提到的三个人分别是周恩来、李富春和聂荣臻。

他曾提起,周恩来就像他的亲哥哥一样,而李富春和聂荣臻则是他一生中的铁哥们和并肩作战的伙伴,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已经持续了五十多年。

不光是他,就连他和这几位好朋友的家人之间关系都非常好,就像邓小平的孩子们邓榕、邓质方,他们小时候老爱跑到李叔叔、聂叔叔家去玩一样。

去聂伯伯家摘葡萄时,蔡畅每次路过李伯伯家都特别兴奋,忙着拿水果和糖果招待大家。李富春开心地叫着邓质方的小名“灰灰”,“灰灰”地喊个不停。邓质方小脸蛋一皱,连忙跟李伯伯说:“伯伯,我其实是叫飞飞,不是灰灰哦。”

讲完后,大伙儿都乐呵呵地笑了起来。

邓小平为啥和这三个人最合得来呢?

为啥邓小平总说周恩来像他的亲哥哥一样呢?

【李富春和蔡畅的爱情见证人】

邓小平和李富春、蔡畅的交情得从上世纪20年代他们在法国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时说起,那时候李富春比他们早到一年,就像是他们的大师兄一样。

1922年的时候,李富春、赵世炎还有周恩来这些人在法国一起搞了个组织,叫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,他们还有个叫《少年》的杂志,是给大家看的。

那时候,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追随者里有李富春、蔡和森、蔡畅、向警予等人,他们当时都是满腔热血的年轻人,后来都变成了建立共和国的重要人物。

在法国时,李富春不仅忙着编辑《少年》这本刊物,还当上了诺门地方支部的领头人。

1920年,邓小平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,起初是抱着求学的愿望。但没多久,求学路不顺,他便转而尝试勤工俭学,可这条路也不好走。这时,他明白了得找个组织,和大家伙儿一起使劲儿。所以,在1923年,邓小平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欧洲的分支,仅仅一年后,他就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。

在法国,邓小平跟李富春和蔡畅特别合得来,因为他们都比邓小平年长四岁,所以邓小平就叫他们大哥和大姐,而李富春和蔡畅呢,则亲昵地叫邓小平为小弟。

由于交情深厚,邓小平常有机会品尝蔡畅亲手做的面条,他特别爱吃。这样一碗热腾腾的简单面条,吃下去就像有魔力一样,能让人心里暖洋洋的。

蔡畅到了晚年,跟邓榕聊起以前的日子,满脸笑意地说:“你爸那时候圆滚滚的,特别爱吃我做的面。”

那时候,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,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简直就是美味至极。他们在巴黎的一个小旅馆里忙着编辑和印刷《少年》杂志,因为白天要干活,所以只能晚上动手,经常熬夜到天亮。吃的呢,大多就是面包配白开水,简单得很。

这种快餐吃了有小半年,可他们一点也不在乎,还是满怀激情地一头扎进工作中。

相处久了,蔡畅和李富春慢慢产生了感情,最后成为了一生的伴侣,而这一切都被邓小平看在眼里。

1939年,邓小平与卓琳、孔原和许明两对情侣,在毛主席的窑洞门口一块儿举办了婚礼,现场特别喜庆。那些战场上英勇无敌的将领们,突然想逗逗新郎,不停地给孔原和邓小平敬酒。结果孔原被灌得烂醉如泥,而邓小平却依然精神抖擞,眼神特别清醒。

后来,张闻天与妻子分享了一个秘密:在邓小平的婚礼上,其实是李富春和邓发巧妙地用白水替代了美酒,这才让邓小平得以巧妙“脱身”,避免了醉酒的尴尬。

上世纪50年代,邓小平和李富春都被选为了国务院的副总理,更有趣的是,那时候邓小平一家刚好搬到了中南海,和李富春、蔡畅两家做了邻居。

邓小平老爱带着全家去拜访李富春伯伯家,李伯伯对邓小平的小儿子飞飞特别疼爱,每次他们一到,他就开心地大喊“飞飞”,不过因为他的口音,总是把“飞飞”喊成了“灰灰”,这事儿总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。

那时候,邓小平、李富春、陶铸他们几个老爱往李富春家跑,一块儿打麻将。李富春和他夫人特别热情好客,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,只要朋友们一来,蔡畅就全都拿出来分享,还会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夜宵呢。

这些老兵玩起麻将来可认真了,他们用记分的方式来玩,李富春专门负责记分,并且这些分数会一直累积着,下次接着玩时还算数。

1980年,蔡畅迎来了80岁生日,而这时李富春已经离世。一大早,邓小平就领着全家来到蔡畅家为她庆祝。大家心里都非常尊敬这位大姐,跟她聊得不亦乐乎,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,一起回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。

【与聂荣臻72年的深厚情谊】

飞飞曾满怀感情地简单说过爸爸和聂伯伯的关系:“我爸和聂伯伯做了72年的老朋友、铁哥们,这种深情厚谊,这种英雄气概,不管你多么见多识广,学贯中西,又能碰到几对像他们这样的?”

你知道吗,聂荣臻和李富春都是在同一年去的法国,都比邓小平早去了一年,所以他们也算是邓小平的哥哥辈了。

1920年10月19日,16岁的四川小伙子邓希贤踏上了法国的土地,那时的他还是个懵懂的少年,名字还没改为邓小平。

隔天,欢迎仪式上,聂荣臻跟其他几位学长一块儿热烈迎接新来的学弟。因为聂荣臻也是四川人,所以他们这两位四川同乡在法国建立了非常要好的情谊。

在欧洲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后,邓小平和聂荣臻两个人不光入了团,后来还都成为了共产党员。

周恩来带着邓小平和聂荣臻,在法国的中国年轻人里头热情推广马克思主义,努力拉拢这些有抱负的青年。随着他们一起干的事儿越来越多,三个人从老乡的关系变成了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。

当红军长征到达毛儿盖时,邓小平成了红一军团政治部的宣传头头,而聂荣臻呢,恰好是红一军团的政委,两人再次有了并肩工作的缘分。

邓小平担任宣传部部长时做得非常出色,曾同在宣传部共事的梁必业将军回忆道:“长征路上,邓小平同志领着我们不停宣传,那些宣传要点和学习资料全都是他亲手准备的。”

他们一直到处宣扬共产党的理念,号召大家抗日,对好多战士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,成效显著。

1936年那会儿,邓小平因为一直忙个不停,累出了副伤寒病,只能喝点稀的,硬东西一点都沾不得。聂荣臻一听这消息,急得团团转。巧的是,正和红军一条心的张学良送来了两大车慰问品,里头还有些罐装牛奶。聂荣臻二话不说,把这些牛奶全给了邓小平,这才让邓小平慢慢好了起来。

邓小平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后,搬到了北京,和聂荣臻家做了邻居,两家之间只隔了一堵围墙,围墙上还开了个木门,只要门一开,两家就像是一家人似的。

晚上,饭桌收拾干净后,邓小平家和聂荣臻家就会一块儿出去溜达。那时候,邓榕和她弟弟飞飞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,他俩有时候一踏进家门,不急着回自己屋,反倒先跑到聂伯伯家去耍。在聂伯伯家里,他俩活蹦乱跳,一会儿爬上假山,一会儿又伸手去够藤萝架上垂下来的长豆角,玩得那叫一个乐呵。

1957年,邓小平一家搬家了,不过他们和聂荣臻家的关系还是像以前那样亲密。邓小平特别爱去聂荣臻家品尝豆花,总说聂家的豆花最地道,味道最好。

1992年,邓小平到南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后,中国继续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,迎来了又一次思想大活跃的新时期。

那时候,聂荣臻已经93岁高龄了,身体大不如从前硬朗,但他还是时刻惦记着国家的发展情况。当听到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后,聂荣臻兴奋不已,连声赞叹:“小平同志真是太棒了!这番讲话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会产生深远的影响。”

1992年5月14日,可能心里明白中国有了邓小平的带领会越来越好,聂荣臻老前辈那颗一直为国家奔波劳累的心终于停歇了。邓小平听到这个消息后,沉默了很久,心里难过到了极点。

【邓小平:他始终是我兄长】

我们很早就认识了,我一直把他当成亲哥哥一样看待,他深受全国人民的敬重。

邓小平和周恩来都是在1920年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。到了法国后,周恩来联手赵世炎等人,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。后来,邓小平也加入了这个组织,并且在里面慢慢崭露头角,成了重要的一员。在工作中,他和周恩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伙伴。

在欧洲的中国少年共产党,他们的主要杂志原先叫《少年》,后来改名为《赤光》。这本杂志的大当家是周恩来,他不仅管这个,还管别的好多事儿。邓小平和李富春这些人,都是在他的带领下,忙着编辑这本杂志的。

李富春负责管发行的事儿,邓小平和李大章呢,主要是忙着刻蜡版和油印材料。他干起活来特别认真,经常弄得自己身上都是油渍,可他脸上一点不笑,工作时全神贯注的。周恩来很看重他的这股子认真劲儿。

由于他总是弄得自己满身油墨,脸上、身上到处都是,同学们便开玩笑地给他起了个绰号“油墨大师”,这事儿在留法的学生圈里传为佳话。

那时候,好多去法国留学的学生都是边打工边学习的,因为他们中不少人家里并不宽裕。要是在法国再遇到经济不景气啥的,他们的工作可能就没了。所以,为了让这些学生能维持基本生活,1922年,周恩来提议开了家“中华豆腐店”。

留学生们都会轮流来搭把手,就连那个忙得像陀螺一样的周恩来,也会挤出时间来瞧一瞧。

他们一块儿忙活,边做事边聊着开心事,这样一来,不但不觉得疲倦,还把工作里遇到的不愉快都释放掉了,所以在豆腐店里,大家的氛围都特别融洽。

并且因为他们分配利润合理,再加上中国豆腐味道超赞,豆腐店的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,吸引了好多中国人,甚至法国人都特意来尝尝这美味的豆腐。

瞧着生意如此红火,大伙儿赶紧七嘴八舌商量着怎么多卖点东西。后来啊,他们不光卖豆腐了,还捣鼓起豆腐的各种衍生品,像豆浆、豆腐花、豆腐干,还有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等等,都摆上了货架。

这家店生意兴隆,赚的钱不光能帮他们支付日常开销,还能给中共在欧洲的分支机构提供不少资金支持。

1928年的时候,周恩来开始同时担任中共组织局主任,负责起中央每天的日常工作。那时候,邓小平也刚被任命为党中央的秘书长,帮着周恩来处理各种日常事情。这样一来,他们俩又能一块儿并肩工作了。

他们在上海同孚路柏德里700号的二楼有个秘密办公点,那里的大小事务,技术活还是杂七杂八的事儿,大多都靠邓小平来搞定。遇到些小细节问题,周恩来会尽量当场处理好,实在解决不了的,他就会拿到政治局会议上去讨论。

邓小平讲过,那时候他觉得和自己最亲近的就是周恩来夫妇俩。

而邓小平是周恩来最为信赖的人,1975年,当周恩来在医院接受第四次手术治疗时,他心里明白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,于是他把全部期望都放在了邓小平肩上。

快进手术室那会儿,他缓缓举手让大家稍等,然后问:“小平同志到了没?”

邓小平赶紧走上前,周恩来紧紧拉着他的手,感慨地说:“你这一年的成绩,可比我强多啦!”

这是对邓小平工作的极大赞扬,也是我表达对他肯定和信赖的一种方式。

1976年1月8日,周恩来总理离世,邓小平在他的追悼会上发表讲话。当提到“咱们敬爱的总理”时,他声音哽咽,眼眶泛红,泪水在眼里打转。整个会场静悄悄的,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,大家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。

邓小平、周恩来、聂荣臻和李富春之间的革命友情非常宝贵,这既是他们私下的深情厚谊,也是中国革命历程的生动体现,反映了国家一步步向前的足迹。从他们的故事中,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、默默付出的精神,还能发现他们鲜为人知的亲切与风趣。他们公正无私、品德高尚,真是让人敬仰,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。



上一篇:亚瑟士GEL-FLUX 4跑鞋评测:舒适透气,助力每一步
下一篇:集运欧线主力合约触及涨停

Powered by 开元app官方入口下载版本2-1-92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